中国招标网首页 > 招标采购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

点击数:2572 发布时间:2025-09-05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

核心阅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大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建议》日前印发。这是国内碳市场范围第一份中央文件,将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更健全的规范保障、更强大的能力支撑。怎么样加大全国碳市场建设?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知道读。

  

  碳市场是借助市场机制积极应付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进步全方位绿色转型的要紧政策工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大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日前印发,推进建设愈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

  生态环境部应付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介绍,要通过加大碳市场建设,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确保碳市场放得活、管得住,激起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社会全方位绿色转型。

  明确提出全国碳市场进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现在,国内已打造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买卖市场(强制碳市场),和勉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买卖市场(自愿碳市场)。“两个碳市场独立运行,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一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达成对减排主体的全覆盖。”夏应显说。

  今年3月,强制碳市场初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60%以上。
2025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颁布造林碳汇、海上风电等6个办法学,自愿碳市场支持范围越来越扩大。截到今天年8月22日,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吨,成交额达474.1亿元。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达2.1亿元。

  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了30余项规范和技术规范,初步形成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规范体系;
加大数据水平管理方面,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执法力度,运用信息化方法智能预警数据水平风险,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历经多年进步,具备中国特点的碳市场规范体系初步建成,以碳市场为主体的中国碳定价机制正在越来越形成。”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严刚说,加快碳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用途,勉励全社会参与绿色低碳行动,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革新,对落实主体减排责任、推行碳排放双控、减少全社会减排本钱具备要紧意义。

  《建议》明确提出全国碳市场进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从强制碳市场来看,到2027年,要在现有覆盖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的基础上,越来越覆盖工业范围主要排放行业。

  从自愿碳市场来看,要在现在已覆盖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能效提高和林业碳汇等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至生物质借助、固废处置等范围,到2027年,达成对重点范围的全覆盖;
到2030年,要建成诚信透明、办法统1、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自愿碳市场。

  打造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规范

  配额分配与清缴规范是全国碳排放权买卖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达成政策目的的基础。《建议》明确提出,打造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规范。

  “配额分配体系应统筹平衡减排目的与经济本钱、行业差异与公平统1、政府调控与市场规律等关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进步、‘双碳’目的策略及碳排放双控规范等需要,紧密围绕全国碳市场进步进程与建设需要,拟定分阶段推行路径。”严刚说。

  夏应显表示,现在,国内使用基于强度控制的配额分配办法,将来要结合“双碳”政策推进,越来越推行配额总量控制,到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推行配额总量控制,预先设定全国碳排放配额总量,并“自上而下”向企业分解。同时,研究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法,打造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平衡市场供需,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建议》需要,积极进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买卖市场。

  国家应付气候变化策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表示,要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重点范围及绿色低碳零碳负碳重点技术,加快构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办法学体系,为创造巨大绿色市场机会奠定项目与减排量供给基础。同时,加快完善市场买卖规范,加快丰富市场买卖商品与买卖主体,加大与其他资源环境要点市场机制的有效衔接。要强化市场监管,防范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

  准确可信的碳排放数据是配额买卖、履约与减排目的落实的首要条件条件。夏应显介绍,国内持续强化数据水平工作,优化核算核查办法,对企业排放重点数据推行月度存证,打造“国家—省—市”三级联审规范,运用云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化方法,智能预警数据水平风险,大幅提高监管效能,碳排放数据水平显著提高。

  推进全国碳市场体制机制愈加健全、数据靠谱性更高、行业包容性更强

  全国碳市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问题导向、目的导向,强化系统观念,统筹好市场和政府、长远目的和短期目的、整体和局部、国内和国际等关系,推进全国碳市场体制机制愈加健全、数据靠谱性更高、行业包容性更强。

  夏应显表示,将从3个方面抓好《建议》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

  一是深入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将依据行业进步情况、降碳减污贡献、数据水平基础、碳排放特点等,有序扩大强制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同时,积极进步自愿碳市场,打造科学完备的办法学体系,加快生态系统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等重点范围的办法学开发。

  二是着力提高碳市场活力。生态环境部将联合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有关的绿色金融商品和服务,打造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规范。

  碳质押就是企业将政府分配的碳配额或核证自愿减排量等碳资产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碳回购则是配额持有者将碳资产供应给第三方机构,并约定在将来以约定价格回购,从而获得短期资金融通。这两项规范都有益于拓展重点排放单位的筹资途径,盘活碳资产,减少筹资本钱,提高节能减碳积极性、主动性。

  同时,稳妥推进符合需要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首要条件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买卖,当令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强制碳市场买卖、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自愿碳市场买卖。

  三是提升管理水平。严格规范碳排放核查,健全重点行业核查技术规范。压实重点排放单位履行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的主体责任。加大碳排放数据水平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行为。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5日 11 版)

中国招标网国内最大的企业招标采购平台,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招标采购,招标公告,工程招标,招标代理,招标公司,招标信息,政府招标、采购、拟在建项目信息及网上招标采购等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招标网(https://www.bbdkv.com/)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中国招标网(https://www.bbdkv.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